乐培心理2020线上学习第八天分享…… 这样的机构和团体,你想要来吗?
发表日期:2020-03-04    文章编辑:lphealth    浏览次数:

因为疫情的影响,原定于初八上班的同伴今天845就准时在zoom软件上详见,开启了过年后的第一次的分享,分享张老师给到大家的一封信……然后开启了我们一天的学习……现在把所有学习的经历分享给到大家……

1 第八天:休息+微信复盘总结

@所有人,今日功课:通过一周的学习,再次看到下面的6点,请写出你的感觉和感受,想法,分享到群里……

【①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努力钻研,比谁都刻苦。而且锲而不舍,持续不断,精益求精。有闲工夫发牢骚,不如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寸,努力向上提升;②谦虚戒骄。“谦受益”是中国的古话,意思是谦虚之心唤来幸福,还能净化灵魂;③天天反省。每天检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不是自私自利,有没有卑怯的举止,自我反省,有错即改;④活着就要感谢。活着就已经是幸福,培育感恩之心,滴水之恩也不忘相报;⑤积善行、思利他。“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行善利他,言行之间留意关爱别人。行善积德有好报;⑥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不要老是忿忿不平,不要让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要烦恼焦躁。为此,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投入工作,以免事后懊悔。

我经常将这“六项精进”挂在嘴上,提醒自己实行。虽然字面上平凡之极,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必须一点一滴去实践,融入每天的生活之中。不是把这些道理当成摆设,关键是在日常生活中贯彻落实。】

2 每一位老师学习后的分享:

路老师:

【感悟分享】

看到【六项精进】后

1.感觉:些许的心慌

2.感受:些许的焦虑

3.想法:尽管在家里也在视频学习,也在看书,但是对于【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远远没有达到,对于【积善行,思利他】,由于自己学识浅薄,力量微薄,也没能够帮住到很多人……所以有些许的自责……

自责是一种反思,自责之后有所为,我觉得自己没有陷入在自责的能量漩涡中,而是让自己平静的学习,补不足,也是一种进步……

【机遇与挑战同在,荣耀与艰辛共存】,不能助人时,我们就默默助己……

沈老师:

2月8日的功课想法分享:1.全力以赴的,刻苦的,精益求精的奋斗去做一件事。这个概念我思考半天,我在想,什么时候我会全力以赴,什么时候又不会。我感觉首先是要看做什么事,值得又热爱,在信念之内,是拼尽全力也要去坚持的,我记得高中突然想扎马步打坐我坚持了一个学年,惊呆了同寝室的小伙伴。然而有时候我又是随意不想坚持的,容易放弃的,即使是一件所有人都觉得应该全力以赴的事情。我有想到很多家长会告诉我,孩子做有些事情注意力特别不好,都很难坚持下去,一旦遇到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可以坚持很久很久,一点都不像注意力不好的样子。所以第一点让我想到,一开始的初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是自己真心的由内的愿意去做,而不是认知层面大脑层面想要去做的事。而认知层面的认为我应该去做这件事情,做到全力以赴的心态,是责任,而坚持责任,培养责任,就是另一件事情,是另一个需要去好好培养的品质。           。这一点还讲到了,抱怨和发牢骚还不如去做。深有感触,因为最近遇到了一个以前的学长,他就不断的给我发疫情的各种消息,各种抱怨政府有多少的不作为,疫情是多么的严重,让我早做准备囤粮,应该待在家里面。我后来一问才发现,其实他在国外,然后他会给我很多信息,告诉我,我们应该去了解真相,了解政府隐瞒的真相。但是我又问他,那了解之后呢,你会做什么。他反而来问我,你为什么不去了解真相,他不选择去捐款,也没有做为国家疫情有帮助的事情,他一直在那边抱怨,我后来都不想要去看他的消息,出于礼貌才去稍微回应一下。也在想,把他看作是在修心性品质。抱怨是在散发出负能量,是一种欲求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得到善缘,会吸引来恶缘,大家都会远离散发着负能量的人,会导致他没办法到达最后的目标。甚至根本就忘记了最初的目标是什么。2.谦卑。当我意识到我对别人重复性讲的话,不太听得进去的时候,我会意识到我的不谦卑,就开始在大脑层面告诉我应该耐心,应该保持谦卑。直到昨天做了个案,我突然发现,其实当我不耐烦的时候,背后带着一份生气和委屈,认为没有自己被看到,也没有看到对方背后的爱。所以不是从内心的接受人家对我的教诲,而只是在大脑层面的接受,就会花掉很多的觉察的转化的能量,而且并不能时时刻刻做到。所以从昨天的这件事情之后,我突然对不够谦卑的人,带着更多的接纳和包容。也让我学到了,每一个心性模式背后会有情绪,我们可以去体察这一份情绪最初是来自于哪里,通过点感觉点感受的自我探索,找到源头,可以通过呼吸的方式,来觉察到背后的原始情绪,这个原始情绪会告诉我们,真正的需求和需要是什么,从而看到爱。3.觉察,觉察是相当重要的,是所有改变的前提。包括很多人求助心理咨询,也要先有觉察,发现自己感觉不好了,才会去求助心理咨询的帮助。当我们觉察到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会去找医生看病。觉察最大的障碍是逃避,是切断的状态。切断的时候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很难感觉到是什么样子的。但切断是一种保护,保护的背后是害怕,是恐惧。所以我相信,不会有人一开始就没有觉察,是在后面的生活中慢慢的消磨了觉察。4.感恩。把一切都当成是多的,当我们处在接纳接收的状态的时候,就很容易把一切都当成是多的。还有一点就是当我们能从负向的行为语言中看到正向的爱,更容易把一切当成是多的。当看到爱,内心就会充盈有能量,当内心满了,就会感觉到一切都是多的,会感恩。5. 善:不要把自己觉得不好的给别人,也不要把自己觉得好的给别人。不是同情,是同理,是接纳。相信我们都有一颗行善的心,需要能帮助别人的心,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最开始我们要先去充实自己,先让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中立足,能够让自己活得更好,然后再去帮助别人,因为如果自己并没有健全的心性品质,我们没办法去真正的体察到人家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反而很容易好心办坏事。像心理咨询师要帮助别人,也是要道术双休的,缺一边都不行。所以行善的第1步是要先健全自己的心性品质,先让自己过得更好,过得开心,从而生命影响生命,把积极的心态正能量传递给别人。人都是会趋向阳光的,喜欢跟阳光的人做朋友,所以当自己真正充实快乐的时候,不必担心没有人被吸引。所以,做好自己是最好的行善。第6点让我想到的是活在当下,当我专注而喜悦地活在当下的时候,就能够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事情。这也是我们培养孩子注意力的意义,让他们能够专注当下,活的更好。

小晴老师:

2月8号功课分享:

我感受最深的首先是活着就要感恩。集体创伤给幸存的人带来了阴影,但是比起那些不幸去世的人,活着本身就值得感恩。怎么样的活着,怎样度过余生才是好好活着,才能算作是对那些不幸遇难者的最好的报答?

我今天看到了创伤后成长的概念,创伤后成长是指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创伤后成长模型”中包含着几个重要的认知策略,

1积极的认知重评,对应精进第六项,不要有感性的烦恼。指的是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去理解产生负性情绪的事件。它是一种“先行关注”的情绪调节策略,即不要等到对情绪做出反应,而是在产生和接收情绪的当时,就对情绪进行重新解释。认知重评的过程包括:当我们遇到一件让自己感受到负面情绪的事件时,先试着识别自己的负面情绪,给他们打标签,比如“我开始有愤怒的情绪了”或者“我感到很焦虑”。然后,系统地重新分析这件事对我们个人产生的影响,以新的、乐观的方式去叙述和评价创伤,分析它对我们现在和今后的人生的积极意义。

2有意的沉思,对应第三条,天天反省。有意的沉思指的是“对于意义寻求、问题解决、回忆和期待的反复思考

3接受式应对(就是接纳事实)即在应对创伤时,平静地接受已经发生的创伤事件,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是能够促进创伤后成长的一项重要策略

最后用一句大家都熟悉的话结束:凡是没有将我打倒的都将让我变得更强大

庞老师:

2.8功课分享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我原本对于努力的观点是,到达某一个及格点就可以了,在班里的成绩在前十名就可以了。我的努力的指向是为了让他人满意,或者说不至于受到苛责。最后我敷衍了生活生活也就敷衍了我。我现在觉得人应该志存高远,在自己能够达到的情况下,让自己在各方面都尽量优秀做到尽善尽美,最后会让我们形成皮格马利翁效应,让我们得到的越来越多。我们是为了自己而活,并不是为了他人的赞扬或者批评。

持续不断的精进,我们的负面情绪状态,有时很让人很容易让我们丧失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持续不断的精进,哪怕进一寸这种精神态度就是让我们始终盯紧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行。

2.谦虚戒躁。这个让我想到了人生充满不确定性,就是因为一切都有可能,一切都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完全预知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谦虚戒躁,我们的骄傲和粗心大意那很可能让我们在关键时候出差错功亏一篑。我们全然努力谦卑的前行,尚且不能保证定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何况带着骄傲前行。

3.天天反省,我觉得是对于我来说是自我觉察的一种锻炼,还有保证自己良好状态一种必要的措施,避免让自己进入当局者迷的状态。

4.感恩。学会感恩能够让我们在逆境当中发现可能性,让我们学会乐观的面对问题。哪怕滴水之恩都要感恩,这让我们能够从任何的小事上都能够获得力量。

5.积善行,思利他。对他人好的事情,对社会好的事情。都会让我们走得更加长远,更加的走在道的路上。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忧愁支配自己的情绪。不让烦恼焦躁。通过大量的学习,会发现我们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不好的情绪的时候,我们应当表达出来释放出来,但并不应当让自己始终处于负面的状态,或者说一直处在负面情绪当中,处在内耗当中的时候,我们的行为就无法落地,我们离我们的目标就可能越来越远。

我非常认同张老师说的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行为落地让我们的行为更加有力量,不断的让我们变得精炼。没有内耗。早日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乐培心理,擅长一对一,专业感统训练、专业视听觉注意训练,专业语言训练,专业情绪素养训练、专业行为功能分析矫正训练……专家领航,专业测评评估,为孩子量身定制的课程,定期召开教研活动针对孩子情况实时进行调整……师资定期培训提升……全面提升儿童感统、注意、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能力;打造一位情绪稳定、社交正性积极的有学习能力孩子……

每月定期开启【读懂情绪 读懂孩子】公益团体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家长系统读懂孩子的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疾病的能力……给到孩子充沛的归属感,就是给到孩子最深层次的爱和幸福

每周六/日开启【阅见读书会】,让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学习,成长为彼此守护型的学习型的家庭,为孩子健康成长全方位铺垫……

每日开启【喜悦呼吸】,让乐培的每一个孩子和家庭学会正确地呼吸,每天一饱满、敞开和连贯的呼吸模式去生活……让我们有积极稳定情绪,良好的情绪素养……

 

2020年全面启动【入学成熟水平测试和训练】,组建6人团队课程,为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1 视知觉训练;2 听知觉训练;3 感觉统合和运用协调能力训练;4 知觉转换训练;5 数学思维能力训练;6语言沟通能力训练;7 社交能力训练;8 学习品质打造。欢迎有需要的您到专业的机构训练提升孩子的入学成熟水平

 

让每个孩子可以有尊严的学习和生活是乐培心理的核心理念……

 

课程咨询与联系

嘉汇:0571-85135090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路179号嘉汇商务大厦1101

滨江:0571-88922897杭州市滨江区新联路202楼乐培心理咨询室A

手机:13386508065(同微信)

 

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团体,可以来乐培工作……前提是无条件服从学习……